跳至主要内容

鸿门宴上,项羽不杀刘邦,并非妇人之仁,实为深谋远虑

鸿门宴上,项羽不杀刘邦,并非妇人之仁,实为深谋远虑
原创|发布:2017-09-28 10:40:21    更新:2017-09-28 10:40:21
阅读 401826赞 2720
项羽鸿门宴上不杀刘邦,都被当做他因此失去天下、最终国破身亡的最主要原因。然而,如果当真从项羽当时的立场和形势看来,那么我们会发现一个被《史记》掩藏的史实,项羽当时实力不足,根本就不可能君临天下。 杀刘邦,对项羽来说弊远大于利,也会严重损害自己政治声望,从此成为天下公敌,自取灭亡。
两千年来,项羽鸿门宴上不杀刘邦,都被当做他因此失去天下、最终国破身亡的最主要原因。多少后世英雄人杰,都将项羽当做鞭策自己的反面典型: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然而,如果当真从项羽当时的立场和形势看来,那么我们会发现一个被《史记》《汉书》掩藏的真实史实,项羽当时实力不足,根本就不可能君临天下。
刘邦并非他最大的敌人,杀刘邦,对项羽来说弊远大于利,也会严重损害自己政治声望,从此成为天下公敌,自取灭亡。
西楚霸王:项羽
各位看官且听狐言论史,细细道来:
其一、鸿门宴时,项羽的真实实力,好一出借力打力的空手套白狼!
巨鹿之战时,项羽率领五万楚军,大战大秦帝国合计四十万人的长城军团(王离部)和关中军团(章邯部),先击退章邯所部,夺占粮道,再歼灭的王离军团近二十万人。
他的惊人战斗力把当时作壁上观的各国诸侯联军都吓怕了,才暂时推举他当个头领,即所谓统领四十万联军的“诸侯上将军”。
之后他又历时半年,先迫降后坑杀了二十万人的章邯军团,摧毁了秦帝国的主要军事力量,也实际宣告了秦朝的丧钟。
经过巨鹿之战的消耗,至入关前,诸侯联军明确的增兵记载仅为新安时的“三十余万”和鸿门宴前的“四十万”,可见总共只增兵数万,其中属于项羽的份额即使最多,其入关中时总兵力也不会超过七万。
而与此同时,刘邦以两万偏师攻破武关,秦王子婴投降。刘邦招降八万秦军留守部队,扩军至十万,欲占据关中称王,封锁函谷关,招致诸侯联军众怒。
项羽因势利导,以四十万联军兵威,以势压之,通过鸿门宴,兵不血刃迫使刘邦拱手归降,并裁军至三万,实力大损,更取得了分封天下的权力。
从这个意义上说,只有七万军基本盘,却能借势空手套白狼,裹挟了四十万诸侯联军,连续歼灭四十万秦军;再靠这些各怀鬼胎的诸侯联军,威压了刘邦,迫其让出关中,成为天下名义霸主的项羽,自是此时最大赢家,
所谓「灭秦之功,又大半成于羽手,故羽得以擅其赏罚废置之柄焉」。 整个过程,空手套白狼,精彩之致。
其二、鸿门宴未登场的隐藏主角:楚王熊心。
若史籍中此时楚王(熊心)为战国楚怀王(熊槐)之孙的记载属实,那么根据楚怀王死于前296年,距离鸿门宴已经过去整整九十年,熊心的年龄最低估计也有五十岁,正是个和刘邦一样饱经世故的政治强人,绝非无知牧童。(为了方便区分,下文将熊心称为“楚后怀王”。)
后世对楚后怀王评价也甚高,认为其是“有帝王之英略”,“独运大柄,挥置诸将若素君臣然”,是知人善任,勇智兼备的一代英主。
楚后怀王、义帝:熊心
项梁死后,楚后怀王为了排挤项羽,夺其兵权,不许其西进发展;北上救巨鹿时,又派亲信宋义和范增做主将、末将来压制他;项羽在安阳绝地反击,征得范增反水支持,杀掉宋义。
后怀王担心他回师彭城攻打自己,无奈下只得封其为上将军,让他去和巨鹿秦军死拼。没想到巨鹿之战项羽大胜,成了“诸侯上将军”。
后怀王完全失去了对项羽的控制,除掉他的决心也更加迫切,才会发出“如(先入关中者王)约”的诏令,不惜触怒项羽,也要竭力支持刘邦。
而除后怀王占据楚地外,田荣田横据齐,赵王歇据赵、魏王豹据魏、韩王成据韩,除韩广据燕为新兴豪杰,其余五国皆为复辟旧王族。
项家本是项国人,春秋时被鲁灭后,当了几百年鲁国人,直到战国末年楚灭鲁才成为楚人。一非楚王同宗同姓,二不是楚旧贵族,一直也没出过什么著名人物,直到项燕在亡国之即,以其才干临危受命。
和楚国八百年历史沿袭下来的各种源远流长的旧贵族相比,属于新兴暴发户。
ps:唐朝时权威姓氏宗谱典册《元和姓纂》,记载了项氏由来:
【《左传》鲁僖公十七年师灭项,子孙以国为氏,项橐八岁服孔子,燕下相人,为楚将,子梁,梁兄子籍,号‘西楚霸王’,项他、项伯、项襄之族也,汉初并封侯赐姓刘氏。】
项羽军虽有天下第一的战斗力,实际法理上属于自己的地盘仅有被封为“鲁公”的鲁县一地。要和名义上的主君后怀王为敌,要和齐韩三晋复国的各国旧王族对抗,既无名分,家世亦不敌。
所以他才联合一起入关的联军诸将,以裂土封王许诺赢得其支持,实是驱狼吞虎的大手笔,让这些诸侯联军将领和本国君主彻底对立,只能寻求自己的支持。
同时名义上尊后怀王为“义帝”即天子,自封楚霸王,便可师出有名去夺占彭梁九郡这一天下最膏腴之地。战国时魏齐楚百年争霸,就是争这一地区的所有权。
然后迅速讨灭了原楚王熊心,合并原楚国中枢,这才真正成为手握三十万以上大军、诸侯实力第一、名副其实的天下霸主。
其三、说到鸿门宴的另一主角范增,他自己才是坑项羽最狠的人。
亚父:范增
项羽的爷爷项燕,曾经击败过名将李信和蒙恬率领的二十万秦军,是天下人人敬仰的抗秦名将。所以陈胜起义时,都打着他的大旗,而不是末代楚王来号召部众。
作为项燕之子,项梁在遍地草头王的秦末,已算名望甚高,本可做名正言顺的楚王。
而范增却竭力忽悠,骗得项梁去立了个楚怀王的孙子熊心,给自己平白找了个上司。其次。即使要立楚王后裔,又为何非要立个年龄很长、世故成熟的中老年人?而不当真立个大众通常印象中的无知牧童?
怀王之后又经历了六任楚王,过了整整90年,以春秋战国传统,后怀王熊心和真正楚王室的关系已经很疏远了,若用大家熟悉三国做比方,不过是刘晔这种东汉远支宗亲和汉献帝的关系罢了。
战国楚怀王为诸侯合纵长,都是百年之前旧事了,而且那时的六国合纵,实为各怀鬼胎。后来怀王逃到赵国,赵人甚至不敢收留,致其愤死。要说这么一个百年前之人的威望,其后裔便因此号令今之诸侯,实是匪夷所思。
之后的诸侯诸将,完全是摄于项羽巨鹿一战兵威臣服,和后怀王亦不相干。后怀王的所谓合法性,说白了大半还是靠项家立起来的。
范增在《史记》没有个人传记,只能单从《史记》相关片段,推导其生平。立后怀王是范增本谋,后怀王夺项氏兵权,对项羽排挤打击,以范增为楚北路军末将,与宋义、项羽发兵救赵。
依常理,此时范增当是后怀王一派的。而项羽既杀宋义夺权,至入关时,范增再次出场,却成了项羽军谋主,并冠以“亚父”之称。何解?
正是巨鹿之战前,项羽已被后怀王、宋义、范增这些人联手逼得走投无路,不得不厚脸皮认范增做了所谓“亚父”,然后拉拢他反水,这才杀掉宋义,夺回兵权。
因此项羽和范增这两个人,从来不是正常的主君和谋士关系。直到范增死前,项羽恐怕也没真正信任过他,不对他言听计从,实在太正常不过。
鸿门宴上范增力主杀刘邦,主意更加不妙,简直就是让只有几万兵实力的项羽去当天下公敌。
刘邦一人一军攻落关中,令秦王俯首,毕竟是仅次于项羽的二号灭秦功臣。在刘邦表现如此恭顺,放弃关中、拱手归降的情况下,如果还要杀之,其余入关联军诸将该怎么想?势必要人人自危了。 那只有几万本部人马的项羽,这个天下霸主怎么还坐得稳呢?
其四、项羽不以关中为都、还军彭城,分封天下,同样是形势所迫。
从项羽对秦始皇“彼可取而代之”的宣言,从他先尊义帝,却又迫不及待杀之来看,他是绝不满足于做一个虚君名下的天下霸主的。
他并非不想成为如秦始皇嬴政一样统一帝国的集权帝皇,而是实力严重不足,根本不可能实现,才玩弄驱虎吞狼之计,搅动天下大乱。
传统史观的误认,以为为项羽当时在咸阳本可以凭所谓的四十万大军(绝大部分根本不属于他),去直接继承秦始皇的帝业,虎踞关中,君临天下,其实全无可行。
批判项羽分封是开历史倒车、对抗大一统历史洪流云云,更是后人站着说话不腰疼,完全不顾及当事人所属军政集团的实际利益。
项羽亲手覆灭大秦帝国,斩杀秦军将士超过四十万人,更为了彻底断绝秦国如六国一般的死灰复燃可能,就非得尽灭秦王室宗族,摧毁其贵族世家,血海深仇导致故秦遗民对其恨之入骨,也没有任何可能收得秦人拥戴,难以御使其为己用,更勿论在关中立足,以为根基。
项羽部几万楚军战力精良,冠绝天下,是项羽争霸的根本,军心思归人情之常,身为主帅也不得不俯仰麾下将士的意志,所以才有“衣锦夜行”之叹。那个吐槽“沐猴而冠”被烹杀儒生的建议,犹如痴人说梦。
鸿门宴后,项羽头号大敌已经并非刘邦,而是义帝为首的已经恢复六国的旧王族们。所以在项羽的角度看来,刘邦非但不是敌人,而是作为新兴诸侯之一的代表,可以作为一定程度的盟友,安排在巴蜀汉中,可以和三秦王彼此牵制。 毕竟项羽两人从前在项梁账下关系甚好,同甘共苦,并肩作战,(也包括一起屠城……),结为异姓兄弟,以项羽的“人有疾病,涕泣分食饮”的为人,感情并非虚假。
甚至项羽之所以会在鸿门宴后告诉刘邦,是其账下左司马曹无伤告的密,看似无谋之极;其实从另一个角度说,不过是一个年轻人因为借势算计了自己的兄长,有些歉疚,向长兄道歉卖好之举罢了。
项羽的分封方式,其后亦为刘邦全盘继承,甚至就连延绵四百年的汉朝的国号,并成为之后汉民族名称的“汉”字,来源也是项羽这次分封刘邦为“汉王”。
西汉时成书的《史记》将项羽列入本纪,并非单因作者对项羽的何等偏爱,而就是源于项羽的这次分封,是汉王朝的上溯法统之由来。
刘邦的汉王,既非自封,亦非名义上的天子“义帝”所封,而是“政由羽出”的西楚霸王项羽所直接封授。同理亦将陈胜这个在后世王朝史书中只会享受反贼待遇的草莽,列入世家,表彰张楚政权的首义反秦之功。
(ps:而太史公同样偏爱的韩信就只入列传,原本以其曾为齐王、楚王,以及为汉朝开国立下的赫赫战功,和张良、萧何等一样,一个“淮阴侯世家”怎么也当得起。)
【羽非有尺寸,乘势起陇亩之中,三年,遂将五诸侯灭秦,分裂天下,而封王侯,政由羽出,号为“霸王”,位虽不终,近古以来未尝有也。】——《史记·项羽本纪》【汉初立诸王,因项羽所立诸王之制,地既广大,且至千里。】——《后汉书·志第二八·百官五》
当然随着几百年后汉王朝政权巩固,就不再认项羽的法统了。东汉班固修《汉书》就只将项羽和陈胜合传,秉承「秦朝灭亡后,汉王刘邦和楚王项羽都是楚义帝熊心的臣子,项羽弑君,刘邦讨逆」的历史观。
总结:汉胜楚败,天命使然,非因鸿门。
刘邦起兵时都48岁了,就比刚归天的秦始皇小3岁而已;项羽起兵才24岁;两个宿敌根本不是一代人。
所以作为年纪比项羽大了一辈、人生阅历远非项羽可比的长者,刘邦当然有一肚子的人生经验可以教育项羽这个年轻人。
【独沛公素宽大长者】【诸侯过此者多,吾视沛公大人长者】【楚国长老皆赞曰:"沛公,长者也。”】【入关之命,不遣羽而遣沛公,盖以沛公之为长者尔。】
除了个人勇武、军事指挥能力不及项羽外,其余用人识人、智谋权术、政治声望,刘邦都不在项羽之下,最后得以龙飞在天,那是他自己雄才伟略、理所当然。
汉高祖:刘邦
楚汉战争中,项羽采取的斩首刘邦的战略完全正确,事实上之后三次将刘邦逼入生死一线的绝境。
如彭城之战大胜,本可一战击杀刘邦,却被突起的沙暴所阻;两破荥阳,刘邦亦能在城破后幸运逃脱;
这正说明刘邦实为天命在身天意如此,实非人力所能抗,却绝不是项羽“妇人之仁”,鸿门宴没有杀死刘邦的过失。
狐狸晨曦,独立游戏作者,资深网络管理,历史/影视/小说达人。研读各类史料专著多年,制作过多个大型历史题材游戏。  

评论

此博客中的热门博文

章邯为什么放弃楚国转而攻打赵国?

章邯为什么放弃楚国转而攻打赵国? 作者  樱时花吹雪 | 发布:2018-01-26 23:49:32    更新:2018-01-26 23:49:32 阅读 54215 赞  207 公元前208年10月,项羽率领6万楚军开赴赵国巨鹿,秦王朝灭亡的丧钟--楚灭秦巨鹿之战由此展开。在说这场战役的具体战况以前我们先来看一下双方交战的主战场的地理位置的情况。战国以来,魏国、赵国、燕国之间的往来,多由该道。馆陶县境内河流主要有漳河和卫河。 公元前208年10月,项羽率领6万楚军开赴赵国巨鹿,秦王朝灭亡的丧钟--楚灭秦巨鹿之战由此展开。 在说这场战役的具体战况以前我们先来看一下双方交战的主战场的地理位置的情况。 赵地: 古巨鹿城:地处古黄河、漳河冲积平原----太行山前黑龙港流域,在秦朝有举足轻重之地位。经确切考证,古巨鹿就在现在的鸡泽县城北,毛官营村一带,在大陆泽的南面,沙丘台西南70里的地方。战国至秦汉,巨鹿位于襄国(邢台)东南、平乡或沙丘西南,广平国(鸡泽县旧城营村)西北。从古地图上的河流、沼泽位置可以看出,古巨鹿城在大陆泽以南,洺河以东,滏阳河、漳河以西。 巨野泽:(古称大野泽)巨鹿北面的天然湖泊也是天然的防守要塞,南面和东面是漳河也是天然河流,所以说巨鹿有着天然的防守优势。 东垣:今河北石家庄正定县,傍依滹沱河南岸,西依太行山东麓、东邻滹沱河冲击平原,扼守太行出口,衔燕赵、控中原的地理位置,在 中山国的灵寿时期在次建城。和赵国的南部边境争斗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公元前228年,秦灭赵国,在原赵地推广郡县制,设立恒山郡,疆域:北岳恒山(今阜平县东北的神仙山)以南,鄗邑(今柏乡县固城店)以北, 上艾县(今山西平定县北)以东,钜鹿郡以西,方圆五百里的区域,领有十余县。始皇帝巡游时曾修河内广阳道,而东垣则作为河内广阳道与恒山郡的重要据点以及屯粮处。(王离初到赵地时第一个据点,也是长城军在赵地的大本营) 广阳道:地处河内郡内。由河内北上,走棘原到邯郸,过恒山郡东垣(今河北石家庄),至广阳郡蓟县,大道南北纵贯华北平原,东西与太行山平行,大体沿今天京广线的方向,延伸东去右北平郡之无终(今天津蓟县),进而抵达碣石一带。河内广阳道是秦帝国南北交通的主干道,这条道上的蓟县是燕国故都,邯郸是赵国故都,安阳是魏国要地,沿道由河内渡

蒙毅 赵高

蒙毅 来自 <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8%92%99%E6%AF%85 > 赵高 来自 <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8%B5%B5%E9%AB%98 > 九卿 来自 <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4%B9%9D%E5%8D%BF > 陈胜 来自 <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9%99%88%E8%83%9C > 大泽乡起义 来自 <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5%A4%A7%E6%B3%BD%E4%B9%A1%E8%B5%B7%E4%B9%89 >

大秦最后的战神,誓死不肯做三姓家奴,最终在秦人发源地自杀身亡

大秦最后的战神,誓死不肯做三姓家奴,最终在秦人发源地自杀身亡 原创 | 发布:2018-05-27 09:27:39    更新:2019-04-15 14:12:30 阅读 37653 赞  325 不成功,便成仁。可惜的是,章邯没有成功,也没有成仁,他只是一个该死的千古罪人,二十万秦卒的冤魂在看着,废丘城无数枉死的百姓在看着。 秦将章邯投降项羽后,被封为雍王,与两位部下塞王司马欣、翟王董翳共同统治秦国关中故地,但好景不长,仅仅半年后,公元前206年8月,汉王刘邦手下大将军韩信明修栈道暗渡渭水,如一股旋风突入三秦,直扑扼守汉中的咽喉之地陈仓(今陕西省宝鸡市)而来。 章邯正傻傻的把守着栈道,突然听说汉军主力出现在陈仓一带,大惊,慌忙回军前去阻截。 晚了,韩信这把盖世神剑,不出则已,出则必以血祭之。 而章邯,就是第一个以血祭剑的人,虽然他的血,似乎并不怎么干净。 这场战争的胜负几乎没有什么悬念,无论从士气、将心、道义,还是军队战斗力,雍军都没办法跟汉军比。章邯在陈仓大败,退至好畤(陕西乾县),再战,再败,只得退至大本营废丘,坚守待援。 这种坚守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因为根本没有一个援兵会来。韩信在引军团团围住废丘后,又命令诸将派兵攻打他城。塞王司马欣、翟王董翳更是不堪,一个月不到,就被韩信揍扁,这两个毫无气节可言的机灵鬼,在换过秦将、楚将、楚诸侯三种身份后,再一次转换身份,摇身一变,做了汉王属下的降将(彭城之战刘邦战败后,他们又回头投降了项羽)。 这个时候,项羽还在齐地与田荣纠缠,根本抽不出身来救章邯。章邯于是陷入了孤立无援的绝境。 公元前206年11月,汉军攻破雍郡陇西,公元前205年正月,汉军又攻破北地,俘虏了章邯之弟章平。至此,关中之地尽归汉有,只剩下章邯守着废丘一座孤城还在苦苦支撑。 章邯不是没有想过投降,司马欣与董翳不是又一次投降了么?换主子对他们来说,就跟吃饭那么简单,似乎从来不需多加考虑,想来在他们心里,还是把自己当成识时务的俊杰的。 可是章邯不想再做这个俊杰了,上一次投降,对他的打击还不大么?当年他一念之错,就在新安失去了二十万手足的生命,从此被扣上了一顶“大秦罪人”的帽子。谁知道这一次投降,他又会失去些什么?没错,刘邦或许如传言般是个“仁厚长者”,章邯投降,仍可不失富贵,但这样的话,他岂